我院杨帆荣获2019年博士国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人杨帆,共青团员🦸🏻,是九游会娱乐化学17级博士🤱🏼。在研究生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在科研上谦虚谨慎,勇于创新;课余时间积极参加院系👱🏻,班级以及实验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此外,作为物化实验和无机化学实验助教🌓,认真负责🪅,协助老师完成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 学习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了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所选课程考试全部顺利通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总学分33🤠🫴🏿,最高分94)。学无止尽,课余时间我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各类图书、期刊和杂志,尤其是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和书籍,聆听各类讲座👩🏻🦽➡️,虚心向身边的人请教和交流,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求知求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 科研
在科研方面👩🏿🔧,我十分感谢我的导师董海峰教授📚,是他将我领入了miRNA检测分析的大门,探索DNA微观世界里的奇妙🐏。在董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辛勤栽培下,我广泛阅读课题相关文献,掌握实验相关技能,勤奋刻苦,脚踏实地,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一区论文2篇,共同一作(顺位第二)SCI一区论文1篇🪥,共同一作(顺位第一)SCI三区论文1篇👋,以及共同作者发表论文若干。并且多次参加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包括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暨沭阳生物医药产业论坛(2017年1月,江苏沭阳)🈚️,第一届精准医疗与健康学术会议(2018年安徽蚌埠)以及第14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2019年8月🧪,山西大同)。
做科学研究,要脚踏实地🥚。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科研人员必须通过阅读文献来保持自己的科研敏感度。曾有一位很优秀的师兄跟我说:“若要做到创新,必须站在高处俯视💆🏻♀️,才能找到未曾被探索的缺口。”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若要站在高处,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攀登🙎🏿♂️🤾🏼♂️,广泛的阅读文献,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沿,虚心向他人请教☝️,交流和学习🫲🏽。从研究生阶段👨⚕️,被迫读文献,到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浏览最新文献,哪怕假期也不例外,每周都会选择其中一部分精读,在此过程中🫶🏼,我享受着收获和积累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做科学研究,要耐得住性子。修身在正心。良好的心态在科研道路上至关重要。一味的追求成功🪳🙍🏿♀️,急功近利,反而容易被一次次失败的实验结果击倒。其实很多成功的实验都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为科研实验和教学实验不一样𓀐𓀄,大多数的科研实验都是摸索,所以一定要细心🕵️,有耐性,严谨认真🍲。保持一颗平常心,遇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在成功时总结经验,在失败时查找原因。
做科学研究🅿️,要广泛学习。我的研究方向是化学和生物的交叉🏇🏻,是实实在在的实验科学🍌,扎实的的学科背景和娴熟的实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我很庆幸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热心的师兄师姐,他们悉心教会我很多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DNA探针设计,理论计算,细胞培养🥈🫳🏻,设备使用等等💲。现在本人基本掌握了课题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和实验技能,熟练的掌握各种相关仪器的操作💃🏻😭。我也会主动的帮助和指导实验室的师弟师妹相关的实验🫵🏽,同时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SRTP实验,为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学术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
在科研之余,我也积极参加实验室👩🏿,班集体及九游会娱乐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博士期间,曾担任无机化学实验和物化实验助教🧑🏼🦳,认真负责🥤♣︎,协助任课老师批改和整理学生作业👨🏻🎨。我常常打趣自己:“实验室除了有实验和文献,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能够缓解科研的压力💁🏻,而且能够让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我们虽然还是学生,却迟早要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我们要学以致用,也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我。
在过去的二年博士生涯中👨,在董老师悉心的指导和殷切的教诲,以及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像一棵小小的种子,扎根,发芽,不断的汲取水分,沐浴阳光,努力的成长🤶🏼。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